——《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
节选第二专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和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3年3月15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说明、演讲、谈话、文章、贺信、指示、批示等410多篇重要文献,分18个专题,共计1031段论述。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专题摘编》的框架结构,为我们科学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提供了重要遵循。18个专题,总体上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专题为第一部分,第二到第四专题为第二部分,第五到第十七专题为第三部分,第十八专题为第四部分。四个部分前后衔接,相互贯通,既讲是什么、又讲为什么,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既讲学什么、又讲怎么学,形成一个科学系统、逻辑严密、有机统一的整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专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往往是灾难性的、颠覆性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纠正了一个时期以来的模糊和错误认识,扭转了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现象,使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018年1月11日),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222页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点上,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国家事业。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2018年2月2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16页
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才能有力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才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让党的领导更加适应实践、时代、人民的要求。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丝毫不能动摇。
——《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89-290页
二、“两个维护”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
全党只有党中央权威、只有向党中央看齐,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都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向党中央看齐。这个逻辑不能层层推下去。层层提权威、要看齐,这在政治上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要有权威呢?当然要有权威,否则没法开展工作。地方和部门的工作部署要不要执行呢?当然要执行,否则就会肌无力。但是,地方和部门的同志一定要认识到地方和部门的权威都来自于党中央权威,地方和部门的工作都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在地方和部门工作的同志都是党派去工作的,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没有天马行空、为所欲为的权力。层层都喊维护自己的权威,层层都喊向自己看齐,党中央权威、向党中央看齐就会被虚化、弱化。全党只能维护党中央权威,只能向党中央看齐,要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和决策部署上来。只有真正做到了这点,地方和部门的工作才能做好。
——《维护党中央权威,贯彻民主集中制》(2017 年2月13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70-171页
党中央强调“四个意识”是有特定政治内涵的,但从巡视监督、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看,当前落实“两个维护”还存在温差、落差、偏差。有的空喊口号,不用心、不务实、不尽力,搞形式主义、虚于应付。有的未经党中央批准提出不严谨的政治口号、政治术语,存在拔高、牵强的情况,甚至搞成“低级红”、“高级黑”。有的口头上喊着“两个维护”,实际想的是维护自己的利益、强化自己的权力。我们要深刻认识“两个维护”的政治内涵,核心只有党中央的核心,看齐只能向党中央看齐,不能层层讲“核心”、层层喊“看齐”。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不能变成层层对个人的效忠,不能在地方和部门打着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旗号损坏制度、压制民主。如果这样做了,那在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上就严重不合格!
——《在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1月11日)
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我们这么大一个党、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党中央不能实行坚强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就会出现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局面,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首先要落实到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上,落实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中央统一指挥的合奏中形成和声,决不能荒腔走板、变味走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时常对标对表,及时校正偏差;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对党绝对忠诚,与党中央同心同德,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工作中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情况要及时向党中央请示报告。
——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22年12月26日、27日),《人民日报》2022年12月28日
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注重政治上的要求,必须严明政治纪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含糊,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24页
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和人民事业长长久久推进下去,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2020年12月24日、25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43页
只有站在政治高度看,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把贯彻党中央精神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无论什么时候,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发现了问题、发现了问题的苗头就要及时处理,该请示报告的必须请示报告,不能麻木不仁,不能逃避责任,更不能隐瞒不报,最后拖成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2021年1月28日),《求是》杂志2022年第16期
四、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古人讲的“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在当代中国,没有党的领导,这个是做不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组积、 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要贯彻落实,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的党组织也要贯彻落实,党组织要发挥作用。各方面党组织应该对党委负责、向党委报告工作。有的同志习惯于把分管工作当成自己的禁脔,觉得既然分管就没有必要报告了,也不希望其他人来过问,有的甚至不愿意党委过问,不然就是党政不分了。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党委是起领导核心作用的,各方面都应该自觉向党委报告重大工作和重大情况,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尽心尽力做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报告一下有好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事情能办得更好。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加强向党中央报告工作,这也是一个规矩。
——《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增强组织纪律性》(2014年1月14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72页
处理好党政关系,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在这个大前提下才是各有分工,而且无论怎么分工,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权力是不可分割的。不能简单讲党政分开或党政合一,而是要适应不同领域特点和基础条件,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次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对在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设置党政机构、提高党和政府效能进行了深入思考,着力点就是要对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出制度设计和安排,对一些领域设置过细、职能交叉重叠的党政机构进行整合,一些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就设在政府部门,打破所谓的党政界限,同一件事情弄到一块去干,增强党的领导力,提高政府执行力,理顺党政机构关系,建立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决策协调机制。这是党中央总结以往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的重大决策。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2018年2月2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18-219页
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完善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求是》杂志2022年第21期
五、贯彻民主集中制,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
坚持党的领导,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9页
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集中全党智慧,体现全党共同意志,是我们党的一大创举,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这样做,既有利于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避免发生重大失误甚至颠覆性错误;又有利于克服分散主义、本位主义,避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形成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2018年2月2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17页
民主集中制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要把民主和集中有机统一起来,真正把民主集中制的优势变成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工作优势。
——《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25日、26日)